春季養生要順應春天陽氣生發、萬物始生的特點,注意保護陽氣,著眼一個“生”字。按自然屬性,春屬木,與肝相應。
下面我們淺說如何從幾個方面對肝臟的保養。
1.寬心以養肝
肝喜調達而惡抑郁,肝臟與草木相似,所謂條達,就是指肝像樹一樣喜歡不受約束的生長,不喜歡壓抑。
草木在春季萌發生長,肝臟在春季時功能也更加活躍,引導氣血從里向外調動,排泄體內渾濁之氣。
心情憂郁或是急躁易怒引發肝臟氣血瘀滯不暢;反之,心情舒暢、寬心、心態平和,則使春陽之氣得以宣達,代謝機能得以正常運行則有利于肝氣生發和調節。
2.喝粥以養肝
當你最近身體感到體力虛弱、逐漸消瘦時,先到醫院檢查,找出病因,如果沒有什么問題,那就是處于亞健康狀態。
加強飲食營養的同時,每頓飯喝碗粥食以養肝。
做法是:把綠豆、小米、糯米、薏苡仁、扁豆、蓮子、大棗洗凈備用。黃芪30克用水泡過后,用火煮40分鐘,去渣,再放入這幾種粥料一起煮至九成熟時去掉大棗,再放入枸杞稍煮幾分鐘即可。
此粥不僅味美,而且抗疲勞、強體力,很適合老年人食用。
心主血脈,心是一身血液運行的樞紐;肝藏血,肝是貯藏和調節血液的重要臟腑。兩者相互配合,共同維持血液的運行。
所以說“肝藏血,心行之”(王冰注《內經素問》)。全身血液充盈,肝有所藏,才能發揮其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的作用,以適應機體活動的需求,心亦有所主。
3睡眠以養肝
人臥則血歸肝。根據子午流注理論,子時(23:00~1:00)屬膽經循行時段,丑時(1:00~3:00)屬肝經循行時段。因此應早睡眠,最好在晚上10點上床就寢,保證這段時間的睡眠,以利于肝膽的養護。
肝病患者應特別注意保證充足的睡眠,以使血能歸肝而解毒,使藥物更好的發揮治療效果。
女性養生以養血為主,如果經常熬夜,會使陰血虧虛,造成面色萎黃、失眠多夢、月經量少等肝血虧虛的癥狀。
4補腎以養肝
肝與腎主要是相互滋養的關系。肝主疏泄條達,肝藏血,腎藏精,“肝腎同源”。
如果腎精虧耗,肝血不足,都會出現肝腎陰虛的病變。相反,如肝陽亢盛不但能損傷肝血,而且可以進一步損傷腎精,所以在治療上經常養肝滋腎同治。
臨床上腎陰虧虛和肝陽上亢常見癥狀有頭暈目眩、耳鳴耳聾、腰膝酸軟、盜汗遺精、骨蒸潮熱、咽干口燥、消渴引飲,舌紅少苔,脈細數等。
常用治療藥物如六味地黃丸,滋腎水以生肝木。所以有補好腎陰,則以養好肝血之說。
5健身以養肝
早晨就是一天中的春季。一日之計在于旱晨不睡懶覺,早早起床,就會發現早晨、上午的時間比下午、晚上的時間精力充沛。
人們經過一夜的休眠,身體各個器官得以恢復,所以工作、學習效率都會大大提高。這時晨起鍛煉身體就顯得非常重要了。
健身功法八段錦,是很適合中老年人的選擇。八段錦的每一式動作對身體相應的臟腑都能起到一定的調理效果。
比如“五勞七傷往后瞧”,則有助于調暢氣機、行氣活血、疏肝解郁。
6青色食物以養肝
春季陽氣升發,人體新陳代謝也開始旺盛起來。飲食宜選辛、甘、溫之品,忌酸澀;宜清淡可口,忌油膩生冷之物。
初春陽氣升發,辛甘之品可發散為陽以養肝,溫性食物利于護陽,如蔥、荽、韭、棗、花生等皆宜,但不宜食大熱之品。
青色食物多入肝經,有清肝火解毒之效,故要常吃綠色蔬菜,如菜花、黃瓜、元白菜、柿子椒、綠豆等。
7藥物以養肝
每到春季,人們常感到肝火旺,多因七情過極所致。
肝為“將軍之官,罷極之本”,“體陰而用陽”,若肝火旺盛,常表現為容易著急上火、失眠多夢、耳鳴、眩暈、頭痛等癥狀。若出現以上癥狀,可以遵醫囑服用一些中成藥進行治療。
我們花茶疏肝解郁,是不是更適合春季養生只用!